鄭觀應
日期:2021-07-13
點擊:204011
編輯人員:網站編輯
鄭觀應(1842年~1921年) ,本名官應,字正翔,號陶齋,別號杞憂生,晚年自號羅浮偫鶴山人。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(今廣東省中山市)三鄉鎮雍陌村人。他是中國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維新思想體系的理論家,啟蒙思想家,也是實業家、教育家、文學家、慈善家和熱忱的愛國者。他和唐廷樞、徐潤、席正甫并稱為晚清“四大買辦”。
咸豐八年(1858年)到上海學商,先后在英商寶順洋行、太古輪船公司任買辦。歷任上海電報局總辦,輪船招商局幫辦、總辦。中法戰爭時,曾往暹羅、西貢、新加坡等地調查了解敵情。后途經香港,被太古輪船公司借故控追“賠款”而遭拘禁,經年始得解脫。后隱居澳門近六年,撰成《盛世危言》一書。光緒二十八年(1902年),鄭觀應辭去招商局會辦。宣統元年(1909年),第三次入輪船招商局任會辦。
鄭觀應的著作有《盛世危言》、《易言》等,《盛世危言》一書首次要求清廷“立憲法”、“開議會”,實行立憲政治,在我國首次使用“憲法”一詞,由此開啟了中國最高法意義上的憲法理念時代 。書中還主張習商戰、興學校,對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外交、文化諸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,是以富強救國為核心的變法大典。光緒皇帝看到此書,下令印刷2000部,分發給大臣閱讀。這部著作問世后社會反響很大,時人稱此書“醫國之靈樞金匱”,影響了康有為、梁啟超、孫中山、毛澤東等人,蔡元培也推崇《盛世危言》 ?!兑籽浴犯鼈鞯巾n國,在韓國近代化歷史進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。
您是第位訪客